【羨慕直直的天鵝頸嗎?衍生問題要留神!】
- Sammy Wong
- 6月1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最近係網上見到一張關於Blackpink成員的側面照,圖中的Jennie頭戴禮帽,頭轉向左側望向鏡。
而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除左禮帽已經精心設計的髮型之外,相信就係佢接近垂直的頸部。
係拍照時展現長且直的頸部線條係最近掀起的「美學」潮流,稱之為「天鵝頸」。
而Jennie更加經常被視為完美的「天鵝頸」,但係係追求直的頸椎的同時,我地究竟付出緊甚麼代價呢?
頸椎的生理弧度
人類的脊椎本身有一定的天然弧度,頸椎腰椎呈後彎,然後胸椎尾椎呈前彎姿勢,整體成為一個S型形狀。
為甚麼我們的脊椎需要呈現S型而不是一條垂直的棍的形狀?
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脊椎需要卸力,當我們每一步跑跳落地的時候,S型比起垂直型更能夠卸去落地的衝擊力。而我們的內臟就在我們的胸椎前彎後前方的凹陷位置,所以有良好前彎弧度的胸椎對我們的內臟安全十分重要。
而頸椎的弧度自然就係協助承托我們的頭部。一般人的頭部平均重量約12磅左右,如果過度前移,就會呈現我麼經常見到的頭前傾狀況,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肩頸痛的問題。
為甚麼維持弧度非常重要?
人體的神經從大腦經脊椎往軀幹與四肢延伸,而就係係脊椎每一節中間的椎間孔穿出,再連接到肌肉。
因此,維持椎間孔的空間非常重要,空間變窄就容易造成神經壓迫,導致神經性症狀或肌肉控制失能的情況發生。
為了要維持椎間孔的空間,其中一個要點就是要維持脊椎位置的壓力分配。簡單而言,就是希望整個軀體的重量都盡量平均有不同的脊椎部位去承受,而並非由單一部位去承受。
另外,需要確保脊椎本身有一定的滑動空間,而並非每一下的衝擊力都是直接作用於關節,沒有卸力的空間。
所謂的天鵝頸即是甚麼?
所謂的天鵝頸,即是頭前傾的相反,盡量把頭往後方推進,使頭直接放在頸椎上方,減少頸椎後方的壓力。
這個做法本身無問題,但假如我們長期採用同樣的做法,維持同樣的姿勢,就可能會出現問題了。
當我們嘗試把頭往後方退,並且推到最遠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頸椎會變得越來越直,也就是上面文字所說的犧牲頸椎弧度。頭部的力量會直接作用頸椎的後方,有可能導致力量分佈不勻,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頸椎移位,椎間孔變窄。
如果偶爾為之,作為拉伸肌肉的一個動作,問題自然不大,但假如我們打算長期維持這個姿勢,就會變的有問題了。
應該如何維持頸椎健康?
頸、胸椎、肩胛骨三者互相影響,假如我們想透過運動來維持頸椎的健康的話,我們需要在訓練時運動到這三個位置。
針對頸部:最簡單就是在胸椎穩定的情況下進行頸椎的三平面動作。
針對胸椎:需要進行呼吸訓練以及胸椎的旋轉訓練。
針對肩胛骨:就需要多進行多角度的推拉訓練。
只有三個部位的肌肉都得到充分的鍛鍊,才可以有效的維持頸椎健康。
當頸椎健康的時候,自然就有良好的肌力以短暫維持天鵝頸姿勢拍照啦!
總結
追求「天鵝頸」的美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頸椎的健康。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正確認識頸椎弧度的重要性,並學習如何透過運動來保持健康姿勢。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