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ammy Wong
作者
體能訓練與復健專家
更多動作
個人檔案
加入日期: 2024年2月4日
文章 (47)
2025年7月1日 ∙ 2 分鐘
還在Cue「夾緊屁股」?膕繩肌的功能與訓練
膕繩肌是下肢動態與骨盆穩定的核心肌群,卻常被忽視。它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頭肌組成,負責髖關節伸展與膝關節屈曲,並在步行、跑步等推進動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此外,膕繩肌還能幫助骨盆穩定,避免過度前傾,維持矢狀面穩定。本文將深入探討膕繩肌的功能與正確的訓練方法,推薦羅馬尼亞硬拉、臀推等髖伸動作,幫助你激活膕繩肌,提升運動表現與姿勢穩定性。避免使用錯誤的「夾緊屁股」Cue,讓訓練更有效率!
2
0
2025年7月1日 ∙ 3 分鐘
為甚麼髖關節不穩定會導致肩膀受傷?從動力鏈概念看全身
人體並非單純分段運作,而是透過動力鏈實現全身協調發力。動力鏈(Kinetic Chain)概念源於工程學,應用於人體生物力學中,描述力量如何從近端傳遞到遠端,完成動作。本文深入探討動力鏈如何影響人體運動,並解釋為何髖關節的不穩定可能導致肩膀受傷。無論是跑步、投擲還是日常活動,全身協調至關重要。理解動力鏈能幫助教練、瑜伽老師和物理治療師設計更完整的訓練計劃,提升運動表現,減少受傷風險。
0
0
2025年7月1日 ∙ 3 分鐘
教練與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分工:互補而非取代
在健身與復健領域,教練與物理治療師常被拿來比較,但兩者實際上是互補而非取代的關係。物理治療師專注於幫助病患恢復健康,解決功能障礙,而教練則致力於提升學員的運動表現與身體素質。本文深入探討兩者在目標、操作對象、知識背景上的差異,並強調合作的重要性。透過專業分工與相輔相成的合作模式,教練與物理治療師能共同促進人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為學員或病患帶來最大的益處。
1
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