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互相影響,但腳踝一定會影響到肩膀嗎?】
- Sammy Wong
- 6天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簡介
身體是一個整體,關節與結構彼此影響的概念早已被廣泛認識。許多人好奇,腳踝的問題是否真的會影響到肩膀?本文將從生物力學與代償角度分析身體的連動關係,並提供科學化的評估與解決方式,幫助你理解如何有效處理身體問題。
身體是一個整體,關節彼此影響
解剖列車帶來的啟示:
Thomas Myers 的《解剖列車》揭示了從腳跟到頭部的連動關係,讓更多人理解動力鏈的重要性。
動力鏈的實證:
下肢力量和穩定性對上肢發力至關重要,例如骨盆的旋轉會帶動軀幹與肩胛骨的移動。
邏輯陷阱:腳踝問題是否一定影響肩膀?
錯誤假設的危險:
即使 A 是達成 B 效果的前提條件之一,也不代表每次 B 的問題都來自 A。
代償的基本原則:
當一個部位出現問題,最先受到影響的通常是距離最近的部位。例如,踝關節出現問題時,首當其衝的是中足或膝關節,而非肩膀。
身體代償的運作原理
代償的層次:
相鄰關節會自動調整以完成失能關節的工作,當相鄰關節代償能力不足時,動力鏈上下游的結構才會被動員。
旋轉力量的影響:
只有當旋轉力量大的情況無法被相鄰關節抵銷時,才可能影響到全身。
剖開洋蔥式的分析:
處理身體問題時,需一層層解決代償問題,才能顯露出真正的根源。
如何有效分析與解決身體問題?
Start local, go global:先從症狀出現的位置開始排查,逐步擴展到遠端部位。
概率思維的重要性:局部受影響的可能性較高,因此應先評估局部,再轉移到更遠的位置。
測試驗證與症狀關聯性:透過測試來確認症狀的位置與原因,避免陷入「萬事皆有可能」的迷思。
結語:從局部到整體,科學化處理身體問題
身體的確是一個奇妙的整體,關節與結構彼此影響。
但在評估與處理問題時,應回歸現實,從最可能的部位開始分析,帶著概率思維逐步排查。雖然萬事皆有可能,但有些事是更有可能。
以科學化的方式剖析身體問題,才能有效解決眼前的困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