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點解我成日拉背感覺唔到背闊肌?】


身體背側最大塊的肌肉就是背闊肌以及豎脊肌,相信大家都有聽過所謂「練背」就係想訓練我們的背闊肌。

但係同時,好多人去跟隨網上嘅訓練方式時,都試過感受唔到背闊肌的發力,而變左二頭肌、大小圓肌的參與。

究竟點解我地會感覺唔到背闊肌,又應該點樣先可以更好地徵召到背闊肌?

背闊肌解剖學

背闊肌係背部最大塊的肌肉,從肱骨結節間溝的內側唇 (a.k.a 手臂內側)一路連結到T7-L5 的棘突、髂脊、10-12肋骨、以及胸腰筋膜。


背闊肌的主要功能包括肱骨的伸展、內收、內旋。兩側共同發力的時候也會做到脊椎的伸展,單側發力的時候則會協助下胸椎的同側側彎與同側旋轉。


想要感覺到一塊肌肉的有效發力,需要先把它放在一個長度中等的位置,然後再慢慢進行受控的離心與向心收縮,會是比較好的訓練方式。


由於這塊肌肉連結到非常多的位置,因此假如需要這塊肌肉有效出力的話,需要不同的部位的協調與穩定,才有可能做到。

背闊肌與胸椎

常見的背闊肌發力方式,與滑輪下拉、划船動作等等,都是手臂從遠端往近端移動。

背闊肌連結到胸椎、腰椎與骨盆,因此需要良好的核心控制與穩定才可以做好背闊肌的發力。

另外,由於連結到背闊肌的棘突,假如本身是有脊椎側彎或旋轉的人,這塊肌肉就有可能本身已經擺在「拉長」或「縮短」的位置。


舉例,假如下胸椎傾向向左旋轉,棘突便會向右轉,右側的背闊肌便有可能長期停留在一個縮短的位置;左側的背闊肌也會停留在一個拉長的位置。


視乎扭轉的程度,有機會兩邊的感受度不一,或是兩邊都感受不了。

背闊肌與骨盆

除了胸椎外,骨盆同樣也會造成影響。

骨盆的控制與核心與髖關節相關,張力失衡會造成骨盆扭轉與歪斜,同樣地,會導致背闊肌的感受度不一。

因此,大多數的動作都會擺在坐姿進行,務求最大限度增加骨盆的穩定性,增強背闊肌的控制感覺。

但某些動作如俯身划船 bentover row,因為本身的姿勢需要骨盆的良好穩定性,因此也會有較多人只感受到手臂肌肉發力,而不會感受到背闊肌發力。


背闊肌的代償

如上所述,背闊肌經常出不了力,就需要其他肌肉跳出來幫忙工作。

比較常見的肌肉就是大圓肌。

大圓肌的連結點與背闊肌相近,在肱骨端的功能也相同,同樣負責肱骨的伸展、內收、內旋。

最大的不同在於其肌肉的大小,使它只能夠做到協調與輔助的角色,其力臂不可能與背闊肌的功能相提並論。

因此,假如你經常使用大圓肌來發力的話,反而會影響肩關節的穩定性,進一步影響其他肩關節的發力動作。

背闊肌應該如何練?

  • 核心穩定:如上所述,背闊肌的重點在於脊椎的穩定性,需要先感受到核心用力穩定脊椎的感覺,在慢慢進行背闊肌的訓練。如果核心穩定有困難的話,可以先透過呼吸與核心肌群訓練方式訓練核心穩定。


  • 旋轉訓練:胸椎的扭轉會影響背闊肌的感受度,因此,在熱身時多做胸椎的旋轉動作會有效擺正身體,增加背闊肌感受度。


  • 閉鎖鍊訓練:閉鎖鍊的動作較容易穩定身體,因此採用如輔助引體上升、TRX划船等動作時能夠有較大可能感受到背闊肌。然後再慢慢進展到開放鏈動作會更好。


總結

背闊肌是背部訓練的核心,但許多人因為核心穩定不足或姿勢問題,無法有效感受到背闊肌的發力。透過核心訓練、胸椎旋轉以及閉鎖鍊動作的應用,你可以更好地徵召背闊肌,提升訓練效果。

 
 
 

תגובות


​Copyright © FRSAHK Limit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