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訓練迷思--深蹲時膝蓋真的不應該過腳尖?

  • 作家相片: Hk FRSA
    Hk FRSA
  • 2023年12月30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月1日



深蹲時膝蓋不應過腳尖?破解這個常見迷思

當提到做健身(gym),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可能是二頭彎舉,但緊隨其後的一定是背槓深蹲(Back Squat)。作為一個經典的力量訓練動作,深蹲被廣泛應用於提升下肢肌力和肌肉量。無論你是健美選手還是運動員,深蹲都是必學的訓練動作之一。


然而,關於深蹲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迷思:「深蹲時膝蓋不應過腳尖,否則會傷害膝蓋。」這種說法到底正確嗎?本文將為你深入解構這個觀念,並解釋如何正確執行深蹲。


深蹲的價值與應用

深蹲是一個功能性極高的訓練動作,對於不同目標的訓練者都大有裨益:

  • 健美選手:通過深蹲增加下肢肌肉量,塑造強壯的腿部線條。

  • 運動員:利用深蹲提升下肢的肌力與爆發力,增強運動表現。

  • 一般健身者:改善下肢穩定性與功能,提升日常活動能力。


因此,無論你的訓練目標是甚麼,深蹲都是一個需要掌握的核心動作。


「深蹲膝蓋不應過腳尖」的迷思來源

這個觀念的出發點其實是基於一個合理的推論:

當膝蓋屈曲幅度越大,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就越大。為了保護膝蓋,應該減少膝關節的屈曲幅度。

因此,有些人認為深蹲時應限制膝蓋的前移,避免超過腳尖。然而,這樣的觀點是否真的站得住腳?


研究解構:膝蓋過腳尖與深蹲動作的影響

研究背景

2003年,一項研究比較了兩種深蹲動作對膝關節與髖關節的影響:

  • 動作A:正常深蹲


    膝關節可自由移動,允許膝蓋超過腳尖。

  • 動作B:限制膝關節前移的深蹲


    在腳尖前方放置木板,限制膝蓋超過腳尖。


研究結果

  1. 膝關節壓力

    動作B中,膝關節的扭力減少了22%,看似對膝蓋更友善。


  2. 髖關節與下背部壓力

    然而,由於膝關節的受限,臀部位置被迫更向後移,導致髖關節與下背部的扭力增加了1070%


研究結論

雖然動作B減少了膝關節的壓力,但大幅增加了髖關節與下背部的負擔,這反而可能提高下背部受傷的風險。


膝蓋過腳尖是否安全?

壓力增加是否危險?

深蹲時,膝蓋的前移確實會增加膝關節前部的壓力,但這並不意味著危險。如果動作正確,並遵循漸進超負荷原則,膝蓋所承受的壓力完全在安全範圍內。


舉重運動員的例子

觀察舉重運動員的深蹲動作,你會發現幾乎每個人的膝蓋都會超過腳尖。這是因為深蹲時膝蓋的自然前移有助於保持身體的平衡,並確保動作正確。


如何正確執行深蹲?

與其糾結於「膝蓋是否過腳尖」,更重要的是學會正確的深蹲動作,以確保安全與效果。以下是一些關鍵要點:


  1. 站姿與腳距雙腳與肩同寬或略寬,腳尖微微朝外,找到適合自己的站姿。

  2. 核心穩定深蹲時保持核心收緊,避免下背部過度拱起或塌陷。

  3. 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下蹲時,膝蓋應朝向腳尖方向,避免內扣或外翻。

  4. 髖關節與膝關節協調髖關節與膝關節應同時屈曲,讓重心保持在腳中間或腳跟上。

  5. 全程控制動作下蹲與起身時保持動作流暢,避免突然發力或失控。


總結:破解深蹲的迷思

「深蹲時膝蓋不應過腳尖」是一個廣為流傳的迷思,但事實證明,膝蓋的自然前移並不會對膝關節造成危害。相反,限制膝蓋的前移可能增加髖關節與下背部的壓力,反而更容易導致受傷。


深蹲的重點不在於膝蓋是否過腳尖,而在於如何正確執行動作。只要動作正確、符合漸進超負荷原則,深蹲將是一個安全且高效的訓練動作,幫助你提升下肢力量與肌肉量。

 
 
 

Comments


​Copyright © FRSAHK Limit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