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人都說要練胸椎活動度?
- Hk FRSA
- 2024年3月1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月1日
對於有一定訓練經驗的人來說,胸椎活動度這個話題並不陌生。無論是在 IG 還是 YouTube 上,我們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胸椎活動度訓練影片。然而,在大家忙著練胸椎活動度的同時,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要練胸椎活動度?胸椎靈活活動究竟有什麼重要性?
脊椎的基本結構與胸椎的特性
我們的脊椎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頸椎
胸椎
腰椎
薦椎
其中,胸椎是活動幅度最大的部分之一,能夠完成三個平面的動作:
屈曲與伸展
兩側側彎
兩側旋轉
換句話說,大部分脊椎的活動都依賴胸椎的功能。除了協助身體多角度活動之外,胸椎的活動能力還有其他關鍵作用,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理解:
呼吸
上肢活動度
力量傳遞
1. 呼吸與胸椎活動度的關係
呼吸的核心機制
呼吸是人體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而良好的呼吸需要依賴肋骨的活動:
吸氣時,肋骨擴張
吐氣時,肋骨收縮
由於肋骨與胸椎直接相連,胸椎的活動度會直接影響肋骨的活動能力。如果胸椎被鎖定在某個特定角度,肋骨的活動就會受到限制,進而影響呼吸效率。
反向影響:呼吸問題如何影響胸椎?
同樣地,當呼吸因某些原因出現問題(例如橫隔膜功能受限)時,也會限制胸椎的活動能力,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改善胸椎活動度不僅有助於提升呼吸功能,也能增強整體健康。
2. 上肢活動度與胸椎的穩定性
胸椎與肩胛骨的關聯
肩胛骨的肌肉與肋骨、胸椎、頸椎緊密連結,因此胸椎的穩定性與活動能力會直接影響肩胛骨的功能。
胸椎在上肢推動作中的角色
肩上推舉: 當進行肩上推動作時,需要胸椎具備一定的伸展能力。如果胸椎缺乏伸展能力,身體就會透過肩關節或腰椎進行代償,增加受傷風險。
臥推動作: 在進行啞鈴或槓鈴臥推時,為了增加胸肌的拉伸感,胸椎也需要具備一定的伸展能力。否則,肩關節與腰椎將承擔額外壓力,導致潛在傷害。
胸椎活動度不足的後果
缺乏有控制的胸椎延伸能力,是許多人在進行上肢推動作時受傷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升胸椎活動度不僅能改善動作表現,也能降低受傷風險。
3. 力量傳遞與胸椎的旋轉能力
胸椎在力量傳遞中的角色
在投擲類(如手球、排球)、球拍類(如羽毛球、網球)以及搏擊類運動中,力量的傳遞並非單靠上肢發力,而是通過以下過程完成:
髖部旋轉發力
脊椎旋轉將力量從下肢傳遞到上肢
最後透過手臂將力量傳遞出去
胸椎旋轉能力的重要性
胸椎擁有比其他脊椎段落更強的旋轉能力,因此胸椎的活動度是力量傳遞效率的關鍵。如果胸椎的旋轉能力較差,身體會透過腰椎或上肢肌肉代償,這不僅降低運動表現,還可能導致肩關節或腰椎受傷。
總結:胸椎活動度的重要性
活動不良的胸椎會大大影響我們的活動效率,並增加受傷風險。尤其是對於需要久坐工作的人來說,胸椎的活動度更容易受限,因此在運動前進行胸椎的活動度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