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我的腰方肌會經常不舒服?】
- Sammy Wong
- 2024年10月2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月1日
腰方肌過緊與腰部不適的真相
在日常工作中,經常聽到人會把腰的不舒服/疼痛歸咎於腰方肌過緊,並且不停地做腰方肌的伸展。但到底為甚麼腰方肌會過緊?到底不停做腰方肌的伸展又是否真的可以解決腰不舒服的問題?
腰方肌的功能與連結
腰方肌連結第12根肋骨與髂骨上方,主要的功能是骨盆的側抬,以及在骨盆穩定的情況下協助軀幹側彎。
骨盆側抬的作用
骨盆的側抬主要在步行的時候發生,在承重期時(單腳站立),支撐腳的闊筋膜張肌、臀中肌、內收大肌會與對側的腰方肌共同出力,產生側抬的效果。
當一串肌肉經常一起發力的時候,這些肌肉都會被歸類為一條動力鍊,而以上這些肌肉的聯動被稱之為側向子系統 (lateral subsystem)。
側向子系統與腰方肌的負擔
除了經常一起發力之外,當整條動力鍊的一個部位出現問題的時候,就又可能需要動力鍊的其他部位發出更多的力,以幫助其他部位。
動力鍊中的補償
在側向子系統的情況,假如臀中肌或內收肌群不能正常運作的話,腰方肌就有可能會被逼發更多力量來穩定骨盆,盡力使步態維持正常。
腰方肌與軀幹側彎
上面提到,腰方肌的主要功能是骨盆側抬,但同時也可以協助軀幹側彎。
軀幹側彎的主要肌肉
軀幹側彎的主要肌肉為腹內斜肌、腹外斜肌、中下斜方肌、背闊肌等,這些肌肉從力矩來看都是比腰方肌更加適合作側彎以及維持側線穩定的肌肉。
當主要肌肉無法發力時的補償
但同樣地,當以上這些肌肉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能夠出力的時候,腰方肌就必須跳出來做工作,防止身體更加歪斜,以及維持身體額狀面的穩定。
不適的部位未必是問題的根源
以上兩個例子都能夠證明,很多時候出現不適的部位都並非真的是問題的根源。
如果臀中肌或核心的問題未被解決的話,腰方肌被放鬆後就會很快重新緊繃。
解決腰方肌問題的關鍵
也是為甚麼很多時候做完放鬆後,都需要啟動長期被抑制的肌肉,才能夠更好地處理不適的問題。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解決大家的腰方肌問題。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