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鈴臥推為什麼會彎腰椎?
- Hk FRSA
- 2023年11月2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月1日
槓鈴臥推:如何正確發力並達成「推兩餅」的目標?
槓鈴臥推一直以來都被視為上肢訓練的必練動作。無論你的訓練目標是增肌還是增力,大部分健身愛好者都會將臥推列入訓練計劃中,尤其是許多男士更將「推兩餅」(100KG)視為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那麼,究竟一個良好的臥推應該如何發力?本文將從技術細節與全身發力的角度進行深入解析。
全身發力的關鍵:Sherrington’s Law of Irradiation
臥推並不是單純的上肢動作,而是一個需要全身參與發力的動作。為了能夠發揮更大的力量,下肢也需要用力踩地,逼使下半身肌肉發力。一方面能提高身體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全身肌肉繃緊共同發力也能提升上肢的輸出能力。
這種全身發力的現象被稱為 Sherrington’s Law of Irradiation,即當某一肌群用力時,周圍的肌群也會被誘發發力,從而提升整體力量輸出。
接下來,我們將分別從上身發力與下身發力兩個角度,深入剖析臥推的技術細節。
上身發力:肩胛骨與胸大肌的協同作用
1. 肩胛骨的穩定性與控制
臥推是一個額狀面動作,主要涉及肩胛骨的前引後縮與肱骨的水平外展內收。為了最大限度提升胸椎的穩定性,臥推時需要肩胛骨維持在下壓、後縮的位置。
這樣的肩胛骨位置能有效激活中下斜方肌,穩定胸椎,並形成一個略微伸直的胸椎姿勢,這也是你在臥推時常見的「挺胸」動作。
關鍵提示:
肩胛骨的穩定性能讓肱骨更容易完成水平外展動作,從而幫助背闊肌縮短並穩定槓鈴的下降過程。
2. 背闊肌與胸大肌的協同作用
在槓鈴下降的過程中,背闊肌需要有控制地縮短,從而誘發胸大肌進行完整的離心收縮。這種受控的離心收縮是臥推動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它能幫助胸大肌在最拉長的位置產生更大的向心收縮力量。
當槓鈴開始向上推起時,隨著槓鈴逐漸上升,手臂越來越直,胸大肌的收縮能力會逐漸減弱(因為槓鈴限制了手臂繼續向中線靠攏)。此時,三頭肌便會接手,完成槓鈴的最後行程,也就是所謂的「lock out」部分。
關鍵提示:
強而有力的三頭肌對於「推兩餅」的目標至關重要。
下身發力:臀大肌與背闊肌的連結
除了上身的胸大肌與背闊肌,下身的發力同樣是臥推成功的重要因素。
1. 踩地與臀大肌的作用
臥推時經常聽到教練的提示是:「用力踩地,收緊臀部」。這是因為臀大肌的發力能幫助穩定下半身,並誘發背闊肌的發力。這種上下身的協同作用,通過胸腰筋膜這個連結結構得以實現。
胸腰筋膜是連結上下半身的重要組織,當臀大肌用力時,能夠誘發背闊肌的發力,從而幫助上半身產生更多力量。
2. Sherrington’s Law 再次發揮作用
下半身的發力不僅提高了穩定性,也透過 Sherrington’s Law 幫助上半身輸出更多力量。因此,臥推時不要忽略下肢的參與,穩定的下肢能為上肢提供更強的支持。
總結:臥推是全身參與的技術性動作
臥推是一個需要全身肌肉共同發力的動作,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技術細節的動作。相比深蹲,臥推往往被低估,許多人對其了解不夠深入。
核心要點回顧:
肩胛骨的穩定性 是臥推成功的基石,需保持下壓、後縮的狀態。
胸大肌的離心收縮 與 三頭肌的lock out能力 是臥推力量輸出的關鍵。
下身發力(特別是臀大肌)能透過胸腰筋膜誘發背闊肌,提升上半身力量。
Sherrington’s Law of Irradiation 說明全身的肌肉協同發力能帶來更大的力量輸出。
如果你的臥推總是卡關,可能是技術細節或全身發力協調出了問題。
想深入了解並改善臥推動作的話,歡迎參加我們即將舉辦的臥推工作坊!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