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工作全剖析---如何高效增加知識儲備?
- Hk FRSA
- 2023年8月10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月1日
教練工作的真相:你真的了解教練的職責嗎?
大家經常都認為教練工作輕鬆,工作內容只限於指導學員做運動,就能夠獲得可觀的收入。然而,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此簡單?這篇文章將剖析教練的工作,供各位有志成為更好的教練的同行參考。
為什麼需要教練?
教練的工作是甚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為什麼自己(或身邊人)需要找教練」的原因來聯想。
想在夏天到來前改善身型
想提升身體活動能力
受傷後希望恢復健康
想在比賽時發揮得更好
很多人都以為運動只是為了蜜桃臀與六塊腹肌,但事實上,為了改善身體機能而尋求教練的人也大有人在。
教練工作的核心定義
我個人對於教練工作的定義為:透過運動來改善學員的身體質素,以達成他(她)們各自想達到的目標。
每個人對於目標的理解都可能有所不同,但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改善身體機能
改善身材
預防及改善痛症
享受運動
訓練方法的多樣性與目標的實現
訓練方法有千萬種,從健力到瑜珈,都有可能幫助學員達到上述目標。
訓練的核心原則
重點不在於方法,而在於是否能夠有助於達成訓練目標。正如俗話所說:「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針對不同目標,訓練量和動作選擇可能會有所不同,但訓練方法一般都會從以下動作模式進行變化:
下肢: 深蹲、髖屈、弓步
上肢: 水平推拉、垂直推拉
核心: 呼吸、三平面穩定與活動能力
以上是業界常用的人體基本動作模式分類,大部分的訓練動作都是從這些動作分類演變出來的。
教練需要具備的專業技能
熟練掌握動作模式
教練需要熟練地協助學員進行以上的動作模式,並能夠辨別出理想和非理想的動作模式。
聽起來好像分類不多,難度不高。但實際上,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練通常需要學習比單純「做動作」更多的知識和技術。
因材施教的能力
沒有人有完全相同的身體,每個人訓練時遇到的問題都會不同。如何能夠因材施教?這就考驗教練的能力。
例如:
檢測技巧: 了解學員的身體狀況,更合理地選擇動作的先後次序。
解剖學與肌動學: 了解訓練動作涉及哪些肌肉和需要哪些關節活動,以及完成後對學員的身體產生什麼影響,才能更有效安排訓練課表。
受傷處理: 學習如何處理曾經受過傷患的身體,有甚麼注意事項與訓練要點。
身體協調系統: 理解身體全身的肌肉如何協調運作,幫助分析學員的動作。
教練工作的挑戰
教練的工作並不輕鬆。假如一週要訓練20個客人,就有可能需要面對20個身體構造、訓練歷史、訓練目標都完全不同的個體。要能夠以訓練協助客人達到目標,事實上需要的知識儲備絕不輕鬆。
教練的價值所在
但能夠協助學員做到本來自身做不到的事情,就是教練的價值所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