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一直在呼吸,但為甚麼還要練呼吸?
- Sammy Wong
- 2024年4月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月1日
呼吸是一件從我們出生到死亡都在做的事情,相信不會有人反對呼吸的重要性。假設一分鐘呼吸10次的話,一天就要進行一萬四千多次的呼吸,同樣地,如果正在採用的是不理想的呼吸模式的話,對身體的負荷就會不停疊加上去。
你有留意過自己的呼吸嗎?
在呼吸如此重要的前提下,你有留意過自己的呼吸嗎?
大眾都會以為,我只要有吸空氣進去,吐空氣出來,就是懂得呼吸。但是,這個講法解釋不了為甚麼有些人呼吸較深,較平和,能夠用腹部吸氣;而有些人的呼吸較淺,較急速,只能透過胸部與頸部呼吸。
呼吸跟我們擺手抬腿一樣,都是身體的一種動作模式,同樣都有好壞之分。
呼吸與動作模式的關係
以舉手為例,我們都希望能夠把手上抬到貼近頭部,而如果眼前的人只能夠上抬150-160度,我們不會認為這個人做不了抬手,但是做得不理想。呼吸也是同樣原理,能呼吸,不一定代表呼吸機制控制得好。
但幸好,同樣是動作模式,抬手可以練,呼吸同樣可以練。
那怎樣是理想的呼吸?
理想的呼吸是在吸氣的時候,橫額膜下降,腹腔擴張,帶動肋骨往兩邊擴張,然後空氣慢慢進入肺部。所以理想的情況下,我們能夠觀察到腹部往360度擴張,同時腹部與胸部以1:1的比例擴張。
而所謂不理想的呼吸,一般是指透過胸部或頸部的肌肉移動肋骨,做到空氣進入肺部的效果。由於這個方法下肋骨可移動的空間不多,吸氣的效果也會降低。所以我們會觀察到較為急速的呼吸模式。
理想的呼吸有甚麼好處?
研究證明了理想的呼吸能夠幫助我們維持腰椎的穩定與腰部的健康。對身體控制與運動表現也會帶來顯著的幫助。
同時,較深與平和的呼吸能夠刺激副交感神經,為我們帶來精神放鬆的效果。很多瑜伽與冥想的流派都非常強調呼吸,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呼吸所帶來的放鬆效果。
可以怎麼練?
1. 初階練習
做呼吸訓練時,一般都會建議先從仰臥姿勢,雙腳踩地姿勢開始練習。比起坐或站,能夠減低地心引力對身體排列的影響。
當進入仰臥姿勢後,可以把一隻手放在胸口,一隻手放在肚臍上方,緩慢地呼吸,嘗試做到胸口與肚臍共同往上移動的效果。
2. 控制呼吸節奏
在呼吸時,嘗試有意識地控制呼吸,把吸氣與吐氣的時間拉長,並讓吐氣的時間長於吸氣的時間。
3. 進階練習
最後,如果想要強度更高的訓練方法,可以嘗試把雙腳往上抬起,大腿與軀幹維持90度,並在這個姿勢下維持身體張力並呼吸。這個姿勢下,核心肌肉需要更用力,全身的張力也會更高,訓練效果更顯著。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