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中肌無力,我做蚌殼式訓練就可以了嗎?】
- Sammy Wong
- 2024年11月1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月1日
臀中肌無力與訓練的關鍵
如果曾經試過髖外側疼痛或膝關節外側疼痛的朋友,去看物理治療的時候,就有可能被診斷為「臀中肌無力」的情況,然後就會得到需要做運動改善的指示。
常見的臀中肌訓練:蚌殼式動作
其中一個最常見的臀中肌動作是「蚌殼式訓練」(Clamshell Exercise)。
動作步驟
側躺在地上。
將雙腳膝關節與內側足弓合上。
在內側足弓維持緊貼的情況下,把膝蓋打開。
研究支持
研究顯示這個動作能夠有效激活臀中肌,所以經常被教授給臀中肌無力的患者。而且由於動作形似開殼的蚌殼,所以才有這個名字。
那,當臀中肌無力的時候,是否只做這個動作就可以呢?
臀中肌的功能與重要性
臀中肌位於骨盆的外側至後方,是一塊非常重要的骨盆穩定肌肉。
主要功能
協助髖關節進行外展、伸展、以及內外旋轉的動作。
在步行時,當重心轉移往一邊時:
骨盆會往重心腳方向移動。
臀中肌進行離心收縮,為骨盆的橫移「減速」。
當離心收縮到一定程度時,開始向心收縮,並與同側內收肌群共同收縮,協助骨盆的額狀面穩定。
臀中肌無力的症狀
如果臀中肌無力,常見的症狀為「搖擺步態」(Trendelenburg Gait)。
特徵
在步行時,重心轉移時骨盆出現大幅度的搖擺。
無法做到有效的單腳承重動作。
影響
骨盆的大幅度搖擺導致髖關節與膝關節出現過多的動作。
進一步引發疼痛。
蚌殼式動作的功效與限制
在遇到「搖擺步態」時,訓練蚌殼式動作的確會有一定的功效。
起點訓練的作用
以蚌殼式動作作為訓練起點,對於很多長期缺乏訓練的人來說,的確有一定的用處。
功能上的不足
但要記得,臀中肌的主要功能是在人體直立、骨盆承重時協助「接住」骨盆,所需的肌肉力量理應比側躺時的動作要大。
進階訓練的重要性
臀中肌的主要額狀面穩定功能需要與內收肌共同進行,因此:
比較好的做法是:
學會一定的臀中肌控制能力之後,進階到直立的狀態。
使臀中肌能夠與內收肌共同在直立狀態下做到穩定。
深蹲偏移與臀中肌的關聯
延伸至很多同學上課時候問到的深蹲偏移問題,基本上與上述觀念同理。
深蹲偏移的原因
假若骨盆兩旁的額狀面肌肉有單側未能「接得住」骨盆,深蹲便會發生偏移狀況,也就是大家常見的 ”Hip Shift”。
動作調整與訓練建議
動作調整不需複雜,以下是一些簡單的例子:
單膝跪地的負重動作。
額狀面的弓箭步動作。
這些動作能夠有效練到臀中肌的離心與向心收縮。
進階訓練
甚至在往後階段,可以加入更多單腳站立負重的動作:
訓練身體單側的「側向動力鏈」共同收縮穩定的能力。
更加能夠模擬人體步態的動作。
結語
臀中肌在下肢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訓練也是我們應該注意的一部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