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總是要拉伸梨狀肌?真的是梨狀肌的問題嗎?】




文章摘要

本文深入探討梨狀肌的解剖結構、實際功能以及相關訓練方法,幫助讀者更全面地了解這個常被誤解的重要肌肉。適合健身愛好者、教練和受梨狀肌問題困擾的人士閱讀。


前言

如果要選擇一個最多人聽過而且嘗試進行伸展的下肢肌肉,相信梨狀肌 piriformis 一定名列前矛。


大家都可能都會聽過這塊肌肉是一塊位於屁股深層的肌肉,而且能夠協助股骨進行外旋。


另外一個經常與這塊肌肉扯上關係的就是坐骨神經痛,而坐骨神經痛的患者經常會被要求進行梨狀肌的伸展。


到底這塊肌肉為甚麼會繃緊?或者我們可以從這塊肌肉的功能來理解一下。


梨狀肌的解剖學

梨狀肌位於臀大肌的深層,連結著大轉子與骶骨,是六塊髖關節深層旋轉肌的其中一塊。


功能特性

  • 股骨伸展狀態:主要進行外旋動作

  • 股骨屈曲狀態:主要進行外展動作


與坐骨神經的關係

坐骨神經從梨狀肌下方通過,再順著股骨往腳跟方向延伸,因此當梨狀肌失能發炎時,就有機會壓迫到坐骨神經並導致神經性症狀。


梨狀肌的真實功能

外旋功能的迷思

雖然其功能是外旋,但其實髖關節的外旋有其他面積更大更長的肌肉進行,包括:

  • 縫匠肌

  • 臀大肌


正確的功能定位

比較正確的理解方式應該是把梨狀肌定位為:


  • 髖關節穩定肌肉

  • 骶骨穩定肌肉

  • 特別是在水平面的穩定肌


梨狀肌失能的原因

解剖學因素

梨狀肌失能可能源於以下位置的過度位移:

  1. 骶骨

  2. 大轉子


常見誘發因素

  • 髂骨的過度前傾、後傾

  • 功能性脊椎側彎引起的腰椎位移

  • 膝關節問題

  • 踝關節問題導致的股骨代償性移位


正確的訓練方法

訓練原則

不應單獨針對梨狀肌訓練,而是要著重:

  • 擺正骨盆位置

  • 調整股骨位置

  • 達到「關節中立化」


具體訓練建議

  1. 前期訓練

    • 核心練習

    • 呼吸練習

    • 減低骨盆偏轉


  2. 進階訓練(閉鎖鍊狀態):

    • 單腳硬拉

    • 弓箭步

    • 登階動作(step up)


注意事項

在訓練期間需特別留意:

  • 骨盆在額狀面的偏轉

  • 骨盆在水平面的偏轉

 
 
 

Comments


​Copyright © FRSAHK Limit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