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動作調整系列:X型腳,真的需要被矯正嗎?】

已更新:2月1日




X型腳矯正的迷思

「X型腳」呢個詞彙相信好多人都聽過,同時上網都有好多人都會追求不同嘅矯正方法,想去改善X型腳。咁事實上,係咪真係一定需要去矯正呢?


甚麼是X型腳?

X型腳,又被稱為「膝外翻」,係指一種影響膝關節角度的結構性異常。


  • 外觀特徵:膝關節比起髖同腳踝明顯內收,當雙腳合拼時,膝關節會互相接觸,而腳踝無法靠近。


雖然好多人都會擔心自己有X型腳嘅問題,但事實上大部分人嘅症狀都屬於輕微。


X型腳是否需要矯正?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路上只有很少人的腳是真正完全垂直的,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X型或O型。


原因多樣

這種改變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 骨盆的寬度:特別是女性的骨盆比男性寬。

  • 身體的使用習慣:如長期骨盆前傾。

  • 過往傷患:如曾經韌帶受傷的後遺症。


由於可能性過多,我們不可以一概而論,找出一個適合所有狀況的改善方式。但是,或許我們可以從改善功能著手去看待X型腳這個議題。


膝外翻對下肢發力的影響

合理推論,當膝外翻比較嚴重時,由於力學位置的改變,會對我們的下肢發力產生問題。


但正如上文所提到,每個人的下肢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改變,所以重點不只是觀察改變的幅度,而是要視乎能否在進行下肢動作時控制且穩定你的膝關節,令到它不會有過多的動作。


膝關節的穩定機制

膝關節本身並沒有額狀面的活動幅度,其穩定性主要依靠以下結構:

  • 內側穩定:內側鵝掌肌腱的三條肌肉。

  • 外側穩定:髂脛束。

  • 額狀面穩定:內外側副韌帶。

改善穩定能力的關鍵


想要改善膝關節於額狀面的穩定能力,就需要考慮:


  1. 內側內收肌群與外側外展肌群的張力平衡

  2. 整個下肢在額狀面的發力能力

這才是理想的訓練方式。


矯正膝外翻的誤區

有些人會想著為了「矯正」膝外翻,就要求身體在發力時把髖、膝、腳踝連成一線。


正確的發力原則

事實上,這種做法並不符合身體的發力原則。在單腳屈曲時,基本上膝蓋都會呈現微微內收的狀態。


Rule of Thumb


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

  • 當單腳屈曲時,膝關節前側對準腳趾頭的角度。

  • 並且能夠在屈曲伸展時維持膝關節穩定。


這樣就是安全且穩定的膝蓋狀態。一味追求下肢連成一條直線,反而會製造更多的髖關節不穩定與代償問題。


結論:是否需要矯正X型腳?

總結一下,很多人都有一定的膝蓋變形情況,X型或O型,只要膝關節功能能夠維持正常與穩定,其實不是一定需要矯正它。


就算你真的想改變膝關節的外型,也是需要透過改善膝關節的動態穩定以及周邊肌肉的張力做起,所以也是需要有效的訓練方式。


理想的訓練方式

訓練方式也不複雜,包括:


  • 各個平面的單腳發力訓練:如前/後弓步、橫向弓步、滑雪蹲等動作。


這些都會是理想的訓練方式。

 
 
 

Commentaires


​Copyright © FRSAHK Limited

bottom of page